【佳骏说】为什么灭亡的是大明朝?

   1644年,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城。明朝不到300年,“不和亲、不纳贡、不称臣、不割地。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。”崇祯帝(明朝末代皇帝)和他的明王朝,战斗到了最后一刻。

【佳骏说】为什么灭亡的是大明朝?

   不同于积弱难反的刘汉、司马晋、赵宋王朝,放在明王朝前,曾经有很多次机会可以避免亡国之痛,可惜的是一次次错失,酿成恶果。

(1)时不与我:崇祯不是亡国之君,但却碰到了亡国之时。之前近百年,明王朝不思进取,边关后金(大清)早已虎视眈眈。坐拥地大物博、资源丰富的九州资源,要有最起码的统治力。在明末,除了统治阶级外,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后金,都觉得明朝已经不配拥有一个盘踞中国的资格,改朝换代在所难免。

(2)无法合作:李自成曾愿意和明朝“割地讲和”,即分国而王,从此以后,大顺军(李自成的军队)可为朝廷内遏群寇、外剿清妖。崇祯帝不是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建议,但对于割地一事上产生了分歧:“共治”是占有欲极强的崇祯所不能容忍的,可以合作,但他必须拥有的比李自成多。谈判失败,最后给明王朝送终的正是李自成的大顺军。

(3)不愿花钱:李自成起义,北京危险,调吴三桂保卫北京是可行的。吴三桂兵强马壮,愿意回京防卫。军队迁移,吴三桂要100万两的军需。崇祯不给,吴三桂磨洋工,慢悠悠,走到半道,京城攻破。吴三桂返回山海关,投降满清。

(4)用人不当:首都北京城被攻破前,崇祯写下了“诸臣误我”几个字。其在位17年换了16任首辅,任职时间最长的温体仁,还被明史列入《奸臣传》,吏治腐败严重,国家治理的一团糟。

(5)独断专行:崇祯皇帝事必躬亲,欲为中兴之主。但求治心切,稍一不顺就责怪大臣,以致人心恐慌,许多有能力的大臣,终因害怕龙颜大怒,不愿意谏言。

(6)自废武功:袁崇焕的治军能力毋庸置疑,为明王朝解了京都之危后,崇祯并没有趁热打铁,不但没有给他足够的空间施展才华,反而将其入罪,轻信谗言,自废武功。崇祯后期,将帅大多庸庸碌碌,品德好的战死沙场,品德差的象征性抵御一番,然后投靠外敌。

(7)孤家寡人:崇祯皇帝有多无奈,说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:李自成围困北京的时候,崇祯帝哀求下面的大臣捐献银两以充作军费来抵抗起义军,结果下面的大臣仅捐银几百两,一个个哭穷,根本不支持大明事业。李自成进京后,一顿严刑拷打,从大臣这里搜刮超过7000万两。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。大臣们悔之晚矣:失去了大明朝,带来的损失远远比贡献出一些军饷要来的痛彻心扉,但结果却是覆水难收。

以上事迹纯属历史分析,有些可能是野史流传,但也有据可查,毕竟年代遥远无法一一坐实。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

【佳骏说】为什么灭亡的是大明朝?

该文章由WP-AutoPost插件自动采集发布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vccoo.com/v/e43658

分享到